滴滴悄然上线“滴水贷” 入局消费金融接下来怎么玩?
作者:云掌财经/吴凡
(图片360图片)
近日,滴滴出行APP内上线了名为“滴水贷”的信贷产品,用户最高可申请3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随借随还。据悉,滴滴方面作为入口,主要为产品导流和提供数据,资金来源则为新网银行等持牌机构。该产品目前尚在小范围开放,后续将逐渐覆盖所有滴滴用户。
从产品形态上来看,滴水贷与大部分在线信贷产品没有区别。不过在合作模式上,与微粒贷和借呗还是不太一样——滴滴在这款产品上更多扮演的是“导流”和“数据支持”的角色,而真正的风控则由持牌金融机构完成。相比微众和蚂蚁金服在各自产品上较强的把控度,滴滴做的则轻多了。当然,利润空间也会有所压缩。
目前,滴水贷被藏在一个很深的入口里,用户需要通过点击钱包—保险—借钱三个步骤,进入到三级页面,才能看到这个产品,不是很好发现。看到出来滴滴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或是在业务跑通、形成一些数据积累之前还不想大规模放量。
(图片手机截图)
目前,消费贷产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香饽饽”。根据2017年7家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来看,均实现净利润大增或扭亏。招联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11.9亿元;捷信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9.6亿元;苏宁消费金融营收3.8亿元、净利润2.17亿元。
目前,市场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是银行系、产业系、电商平台系以及P2P系等。其高速发展也在不断吸引各类玩家、各方资本进入该领域,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搜狐、360、美团、携程等互联网公司早已进入该领域,为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信用消费贷。腾讯的微粒贷、蚂蚁金服的借呗放款规模均超3亿元。
滴滴此次是以“入口”的形式进入该领域的。此前在美上市的趣店曾将支付宝作为入口,此后其业绩猛增。2015年11月,趣店业务“登陆”支付宝。据其招股书显示,趣店在导流前的2014年营收额为24万元,2015年营收额增加到2.35亿元,后又进一步增加到2016年的14.42亿元。不过作为平台方,滴滴也是可以从中进行抽成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放款额度支撑下,抽成方的盈利也非常可观,或成为推动滴滴盈利的一大利器。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dk/126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