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有金融许可证吗典当行可靠吗

一、基本知识
什么是非法集资?
国务院令第737号《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明确: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有哪些?
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
什么是非法集资定义里的“不特定对象”?
不特定对象指的是社会公众。向自己亲朋好友借钱叫做“特定对象”,白话说就是熟人;在大街上向来往的路人借钱,这就叫做“不特定对象”,白话说就是广撒网。
群众投资可以选择哪些正规渠道?
目前,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机构是经中国银保监会许可设立的各类银行机构;可以面向社会公众销售理财产品的机构类型包括经中国银保监会或中国证监会许可设立的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取得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资格的保险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参与非法集资的损失由谁承担?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中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群众如何鉴别非法集资行为?
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的群众在判断某投资或变相投资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时,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现场查看或者在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包括人行、银保监、证监等部门)官方网站查看该公司是否具有其颁发的相关牌照。虽然有牌照不代表就一定合法,但没有相关牌照一般来说都是不合法的。
同时防范非法集资一定要做到抵制高利诱惑。说直白点,现在全国GDP年度增速才6%左右,哪会有那么多收益比这高还无风险的项目?真有这种好项目,集资人完全可以从正规渠道融资来做,高收益自己来赚,好过冒着犯罪被抓的风险,还得支付投资者的高利息和销售理财产品的业务人员工资提成等等。
非法集资常见宣传方式有哪些?
1.公司门面选择高档办公场所或高档装修,或宣传自己具有国资背景或上市公司背景,或在各类媒体投入重金进行包装宣传,或在高档场所举行推介会、宣传会,或邀请名人站台造势,或展示领导合影及奖项;
2.以“免费旅游”、听讲座“免费午/晚餐”和“免费送礼品”等手段吸引客户;
3.在街头、超市、商场等人群流动、聚集场所摆摊、设点,发放“理财产品”广告,尤其以老年人为主要招揽对象;
4.许诺明显超过银行理财业务的高收益,承诺保本保息;
5.宣传项目高大上甚至花里胡哨,如重点国家项目、美股纳斯达克上市、外汇套利、数字货币等。
非法集资常见手法有哪些?
一是借养老公寓、种植养殖、庄园开发、高新技术开发、国家项目开发为名,许以高额投资回报,或通过预定养老床位、预存会费可拿高收益等为幌子,引诱群众投资。
二是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认领股份、入股分红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或投资原始股并许以股权上市后高额回报。
三是以商品特别是纪念币(钞)、邮票、房地产、车位、贵金属及各种类型虚拟产品的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及消费积分返利、产品委托经营等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四是投资XX公司借款项目,购买XX公司在交易所挂牌的资产包,或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销售其他公司理财产品。
五是打外汇交易、石油交易、贵金属交易、虚拟货币交易旗号,并许以高额回报或分红,引诱群众投资。
六是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或基金销售牌照,向社会公众(非合格投资者)销售基金产品。
从事非法集资行为会有什么法律责任?
对非法集资人(指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以及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对非法集资协助人(指明知是非法集资而为其提供帮助并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罚款以及给予警告等行政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遇到非法集资应当如何维权?
遇到非法集资行为,应当携投资资料向所在地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或公安机关及时报案,这样有利于有关部门搜集证据,也能帮投资者尽可能多挽回一点损失。
个人可以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吗?
私募基金不能向不特定对象销售。投资私募基金产品, 需要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 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万元,同时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投资前,要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条件,再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查洵该私募基金公司是否登记,该私募产品是否备案。如果您投个5万、10万的就买到了私募产品,那一定是遇到骗子了。同时正规的私募基金也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需要购买者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二、常见误区
我投这家是正规公司,都有工商营业执照,叫xx资产管理公?司或xx投资公司,是国家批准的?
营业执照对于公司,如同一个人的身份证,有身份证不代表这个人就可以当医生给人开药打针做手术,还需要有医生执业资格证。同理有营业执照也不代表公司就可以从事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还需要具备相关金融牌照。另外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里含的投资、资产管理这些字样也不代表就可以从事理财等金融业务,要以相关金融牌照的表述为准。
我投的这家公司装修高档,合同正规,还是国企背景?
高大上的装修、规范的着装、正规的合同、所谓严格的风控、请明星名人代言、甚至包括外资背景、国企背景、上市公司背景,都是不法公司的常见噱头,有这些东西和公司是否合规没有任何关系。当一个公司反复宣扬他们的背景、风控、明星名人代言时,投资者更应该提高警惕,谨防非法集资陷阱。
我买这个理财产品是经某某正规交易所发行的,是受监管的?
根据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有关文件要求,金交所应严格落实不得向个人销售产品、不得跨区域展业的底线要求等相关规定。所以说如果您买到了金交所的产品,那要么是金交所违规了,要么是卖给您的企业虚假宣传了,风险都是很高的,为此,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于2020年对外发布了关于外省交易场所未经批准在我省开展经营活动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投资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杜绝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同时,应该看到,即使是真正通过金交所发行的产品,其风险也都是很高的,这也是国家禁止将该类产品卖给承受风险能力较弱的个人投资者的原因。算上投资收益和各种通道费用,通过在金交所发行产品进行融资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正常银行贷款的利率,这样的项目的风险必然会很高,如果是低风险的项目,直接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会低很多。
我投的这个公司是政府部门批准的,还有金融牌照?
政府部门批准的事情有很多种类,并不是随便有某种政府批准的事项,就可以去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如同一个人拿到了医生执业资格并不代表他就可以去当律师。同样,单金融牌照就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金融牌照都可以卖“理财产品”的,比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具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牌照或许可的地方金融组织,都不能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我投这家公司有某某名人代言,还有某某专家、官员站台?
很多名人都是拿出场费代言费而已,对公司的了解还不一定有你们多。专家和官员也不是万能的,一样会被蒙蔽,而且某些在其他特定场合下的握手、合影等行为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断章取义。
我投的这家公司还在电视做广告,还有政府部门颁发的表彰证书?
电视台也是独立的商业媒体,收取费用播放广告,并不具备审验企业的能力和条件。政府部门颁发的表彰或证书可能是针对企业别的经营行为,如同一个人因为拾金不昧受到了表彰,但不代表这个人就不会出现酒驾醉驾之类的违法犯罪事项。
我这个平台的投资很安全的,都是有真实项目的?
很多时候,所谓的真实项目,不过是用一份文案,几张照片来忽悠你的,即使你去看过,也可能是作为十几个项目被无数人考察过了,根本不值你们投资的那个钱。退一步来讲,即使项目是完全真实的,你们的钱也都真实的投进了这个项目,谁敢保证项目就一定能赚钱?银行贷款的时候会有专业的人去考察项目,还会出具专业的审查报告,一样会出现坏账,真要是有稳赚不赔的项目,项目方完全可以直接从银行贷款做了,还轮得到我们去投资赚得收益吗?
我投资的这个项目是有抵押物的,还有担保或回购?
不说抵押物是不是真的有,就算有,抵押有合法登记过么?所谓的抵押物很可能早就抵押登记过好几次了,即使是司法拍卖也轮不到我们。
担保的公司也是,他可以给你说提供担保,但真出了问题,你能保证他会给你偿还吗?要是能偿还,也就没那么多理财公司暴雷或者跑路了。事实上所谓的担保方,绝大部分都是“理财公司”的关联公司,也就是爸爸借钱妈妈担保,等于没担保。
我投的这个平台很厉害的,风控用的都是大数据和区块链技?
银行的风控技术厉害不?银行能调用的大数据多不?银行尚且不能避免坏账,他们凭什么就能保证安全没问题?更何況所谓的大数据和区块链看不见摸不着的,谁知道是真有还是假有。
我投的这个平台是个很大的集团,注册资本上亿,集团还有很多子公司,项目遍布全国各地?
现在注册个公司就是办个手续,注册资本也大多是认缴而不是实缴,公司多注册资本多什么也代表不了。至于项目遍布全国各地,你知道真的假的?即使有真项目,你知道是能赔还是能赚?上市公司还有年年亏损最后要退市的呢。
我投的这个公司虽然没金融牌照,但已经搞好几年理财了,一直按期付利息没出过问题?
好几年没出问题不代表以后也不会出问题,公司老板的一次投资失败,或者随着群众防范意识的提高导致新客户减少,都会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导致出现“暴雷”,侥幸心理要不得。
三、常见情形
某公司广泛向社会公众借钱,并支付相应利息。
这个是非法集资的最原始形态了,要是再上当就没道理了,知根知底的亲戚朋友借钱还有不还的呢,更别说经营随时可能出风险的公司了。
某公司宣传自己和某某金交所合作,销售金交所理财产品或在金交所挂牌的资产包。
根据国家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有关文件要求,金交所不得向个人销售产品、不得跨区域展业。可以说如果个人买到了金交所产品,要么是违规,要么是被骗,两者风险都很大。一般来说,需要通过金交所进行融资的企业,一般都是从银行贷不到款的,风险都很高,这也是监管部门禁止金交所将产品卖给承受风险能力较差的个人的原因,有些机构出售的所谓金交所产品,不过是他们关联方或者合作方的资产包,所谓的担保也是他们一伙的,风险非常高。
某公司未经金融监督部门许可,以炒汇、炒币等名义吸引群众投资,并许以高额回报。
“炒汇”、“炒币”都是近些年常见的诈骗手法,利用群众对外汇、虚拟货币交易等投资方式的知半解,设计圈套骗取投资者钱财。其实只要坚信,如果有收益那么高又没风险的投资项目,人家早就自己做了,谁会无缘无故的告诉你还带你做。
某公司劝导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许诺给予投资收益或保留床位并提供免费养老服务。
利用老年人迫切需要解决养老问题的心理,通过“养老项目”为噱头,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案例数不胜数。建议大家在选择养老机构时,要选择在民政部门备案过的正规机构,不要轻信任何人、任何机构的有关投资养老项目获取收益(包括免费养老)的承诺。
某旅游公司宣称,在本公司投资1万元每年可以免费享受两次国内游,投资10万元可以享受多次国内游还有收益,投资越多收益越高。
要坚信“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商家最终都是要赚钱的,带你免费旅游的钱还有支付的投资收益来源都是你的本金,即使旅游公司真的利用你的本金出去投资赚钱支付利息,但谁能保证他一直投资成功?借钱给亲戚做生意尚且不保险,更何况一家陌生的、涉嫌违法犯罪的公司。同时,这种旅游公司往往还会利用把投资者组织起来旅游的机会,途中反复宣传各种投资项目给投资者洗脑,忽悠投资者投入更多的钱,加剧了投资者的损失。
某基金公司向社会公开宣传自家所谓私募产品,5万元起投,年收益8%。
基金有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之分,顾名思义,私募基金就是不能公开宣传,只能面向特定对象的基金产品。投资私募基金产品,需要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万元,同时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这种5万起投,还公开宣传的所谓私募基金连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严重违规或者违法犯罪。
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可以选择公募基金,但要注意发行和销售公募基金产品均需要取得证监部门的相关业务许可,购买前建议去国家证监会以及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网站查询发行机构和销售机构是否具备相应业务资质。
某公司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实际价值的邮票、贵金属、艺术品等,宣传该商品有流通性还会增值,承诺可以回购或变相回购,并支付商品升值的差价或投资收益。
回购和支付商品升值的差价或投资收益,就意味着该产品是保本保收益,具有重大非法集资嫌疑。2年前后,全国出现多个类似骗局,比如向农户兜售小动物,承诺养大后高价回购,或兜售酒水等,承诺可以代销以更高的价格卖掉,后来被证明都是骗局。现在骗局升级为邮票、艺术品、贵金属等,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如同股票一样,如果大股东敢保证自己手里的股票每年都能涨很多,他还会卖了之后过1年再高价买回来么?
这里举个真实案例,1998年,惠某某等五人共同出资,成立了某塔园有限公司,建设墓穴塔园项目。为解决资金问题,公司面向社会虚假宣传,谎称购买该公司用于安放死者骨灰的塔位可以增值,并承诺公司回购。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不定期随意调高塔位价格,给广大群众造成了塔位价格只张不降的深刻印象。如前期每个塔位是2280元,后来突然就成了2580元,几年间,塔位价格一路飙升至7元,甚至更多。该公司还承诺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负责更名、退单,变相地约定予以返本付息。后因大量的退单超过后续吸收的资金,公司无力兑现,一座资金高塔轰然崩塌。被害群众多达43余人,该公司从中非法吸收公众资金9698万元。
某公司销售“纸黄金”、虚拟货币、网络矿机或网络服务器、充电桩、车位或房屋权益等不实际交付的商品,并约定回购或变相回购条款以及投资收益或变相收益。
这种模式是销售商品为名,占用客户的资金为实,迷惑性较一般的非法集资行为更大。很多客户觉得到时候要是没收益了,至少我还有黄金、车位等实物,殊不知“纸黄金"未必能兑付成真黄金,车位、充电桩等可能子虚乌有、或者存在合同纠纷,虚拟货币、网络矿机、网络服务器的实际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这里说的“纸黄金”和正规银行销售的正规“纸黄金”产品不是一回事,正规“纸黄金”产品不会保本回购更不会约定收益率,其金价是随国际金价走势变动而变动的。
某公司宣称自己近期要上市,向社会公众兜售原始股,购买者届时将获利丰厚。
原始股是指公司上市之前发行,可在上市一段时期后售出的股票。一般来讲,原始股只属于公司的创始团队和公司高管。外人想要拥有原始股,只能通过“增发"等方式获得,而这种增发是私募性质的,一般只面对少 量的和公司有特殊关系的人群,例如合作伙伴、供应商等。所以,普通老百姓不可能拥有合法的原始股。而通过电话、门店销售人员、网络渠道向老百姓公开销售“原始股”,实际上本身就违反了证券法“不得变相公开发行股票”的规定。即使花钱买到所谓的“原始股”,也属于私下转让,并不受法律保护,倘若企业不能如期上市登录资本市场,所谓的“原始股”便如同张空头支票,你花钱买到所谓的“股权凭证”就是一张废纸。
某典当行宣称自己取得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许可,开展理财业务。
金融或类金融许可是有许可范围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都有各自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具体以其业务许可证为准。需要强调的是,包括典当行在内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虽然具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业务许可,但均不具备向社会吸收存款或开展代客理财业务的资质。
某公司声称自己是国家扶持的重点企业,在某地有上千亩地,上马了好几个大项目,投资者可以选自己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并获得相应收益。
这类公司一般很擅长包装自己,什么媒体广告、什么国企背景、什么名人站台、什么高新科技,总之就是怎么高大上怎么来。但实际上所谓的外地项目可能压根是子虚乌有,也可能就拿了块地象征性的施工一下,骗钱才是主要目的。退一步讲,即使项目是真的,公司的行为也是涉嫌非法集资,而且只要是项目,就不会和公司宣传的一样稳赚不赔,要不然那么多烂尾楼,那么多破产的公司都是怎么来的?
四、温馨提示
不管是 合法理财还是非法集资,投资即存在风险,需谨慎对待。但投资者要清醒认识到,相较正规理财产品,非法集资的风险是巨大的,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切勿。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为防范非法集资,投资前需做到“三看三思三不要”。
三看
一看是否取得金融监管部门(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的批准文书或许可,并向监管部门核实真伪;
二看投资理财产品是否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
三看资金投向领域是否真实、安全、可靠。
三思
一思是否真正了 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
二思投资收益是否符合市场经营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 备抗风险能力。
三不要
一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因为他们往往拉大旗作虎皮;
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因为他们也可能被骗了;
三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时刻牢记着基本无风险的好项目完全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需要找个人投资者高息融资的项目一般风险极高或者是纯粹的骗局。

六盘水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编辑:冯艳君
一审:吕宁屏
二审:陈华
三审:杨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或者全部)来源于互联网,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分享知识之目的,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dk/159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