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股票还能买吗现在,水火风光发电集一体的国电电力,值得买吗?
最近看上了国电电力这只股票,看好的程度和伊利、福寿园相当,还要超过分众、新和成、梅花生物等。为什么呢?一是未来潜力很大,这是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未来有很大发展的企业;二是拥有不少水电,虽然比不上长江电力、华能水电这些大龙头,但也很有潜能,而水电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资产,值得买入;三是有着国企改革、国企估值提高的政策红利,我们知道市值等于PE乘以净利润,PE的提升对股价影响很大。下面我一点一点分析一下:
先说潜力,国电电力18年和神华集团合并成立了国家能源集团,这个集团煤炭第一、火电第一,非常强大。它下面除了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之外,还有个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是龙源电力,主要是经营新能源中的风电。从市值来说,神华是大哥,4~5亿,龙源第二,15亿左右,国电最弱小,约7~750亿。定位上看,国家能源集团明确说明国电电力是集团的常规能源业务平台,并白纸黑字说要将集团的优质常规能源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这点集团做得很让人放心,它将不赚钱的甘肃火电等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并将山东等六省的优质火电资产注入进来,使得公司效益增加了一二十个亿。
国电电力拥有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和煤炭等业务,控股装机瓦数约为80GW,今年应该达到了1GW。而权益装机瓦数要少一些,火电40GW、水电10GW、风电7GW,光伏暂时还很少。权益占比不是特别高的原因是它火电的部分是和神华的火电合并的,神华在其中也占有了比较大的权益。在过去几年,由于煤价高,火电是非常不好的资产。21年全行业亏损,但国电由于有神华这个兄弟公司,提供了很多的长协价煤炭,使得其亏损程度最小。
火电这块预期反转有几个点可以看:1)长协覆盖率的提升,21年好像只有80%多的覆盖率,22年到了1%;但由于今年保供发电,国电等企业仍旧到市场买煤,结果大唐三季度暴雷,国电买高价煤也多花了二三十个亿;国家看到这种情况,23年的长协覆盖率提升到105%,而且有神华在后面保障,国电的火电部分亏损的可能大大降低;2)煤价的下降,煤价这两年最高的时候飙到2元/吨以上,看煤价的走势可以知道,这个峰起的特别块特别猛,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这其中有很多宏观因素,但疫情慢慢常态化,供应链的扰动也会减少,海运费用下降,欧美陷入衰退,中国房地产走弱,这些都将使得煤价走弱;虽然说要煤价回到2~3元的可能性不大,但到正常的5~7这样的范围还是有可能的;而对于国电来说,由于5~7就是长协价,而它的长协煤比较多,所以它的利润弹性不会像其他火电一样大,但回到10~20亿的净利润是可能的;3)电价上涨,21年拉闸限电,22年电价立刻上涨,而国家也在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允许电价在基准价上上浮20%或更多;23年疫情消退,电力使用量可能会更多,但这不一定,毕竟出口减不减弱不确定,房地产可能会变好,这个要看;4)火电调峰的补偿电价,绿电上网以后,由于天气原因,峰值会变化,于是需要有调峰的控制,火电调峰就是其中一种,并且暂时来说是最便宜和可行的一种;而由于火电调峰,火电的利用小时就会大大减少,为补偿火电企业,国家给予了一些容量电价和辅助电价等的优惠政策;按道理这会增加火电的利润,毕竟火电的最大成本是燃料,但能增加多少,很难计算。总的来说,火电这块原来被认为是负资产,而今后可能就不是了,但要说能赚多少钱,也不能太乐观。而且由于有长协煤的缘故,当煤价很低的时候,反而要给神华多分点。这也说得过去,煤价高的时候受益,煤价低的时候受损,两兄弟不能因为一点利益而闹矛盾。但可能未来还是国电占神华的便宜会多一些,除非经济很弱,煤价才会变得很低。
水电是国电未来十年内的一大亮点,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的水电并不出色。国电的水电资产主要是大渡河,大渡河流域的理论装机容量约30GW,除了国电外,中国电建等其他公司在里面也有一些电站,国电目前只有10GW左右,在建3~4GW,待建3GW。过去国能大渡河公司经营的并不好,弃水量十分大,大到这几年年均1亿度电。也就是说白白浪费1亿度电每年,即使算0.2元/度的电费,也有20亿。弃水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上游的年度调控巨型水库没有建成,加上输电的高压线也没有建好,导致在丰水期的水资源浪费很多,而在枯水期又没有水可用。这个问题在十四五会全部解决,首先上游的双江口水库在2024年建成,而输送省外和省内的特高压通道也会建成。这样不仅能新添几座大型水电站发电,还能在枯水期利用上游水库的水发电。另外由于四川省的电力使用近年来也越加紧缺,水电的电价原来只有0.2元左右,还不到火电的一半,未来电力市场化后,水电电价也有上行的可能。21年国电的水电大约发了6亿度电,24年后会增加到8亿度,2亿度电相当于至少50亿的营收,毛利率大约为51%,也就是说有25亿的毛利润。
水电除了国能大渡河公司经营的改善预期外,还有母公司优质资产注入的预期。当前国能集团手中有的和在建的水电还有10~20GW,按照它的承诺,这些资产在建设完善后会注入到国电电力中。22年母公司就将11%的国能大渡河的股份卖给上市公司,收购价为40多亿,非常的物廉价美。在21年国电的水电权益装机容量是10GW左右,净利润是25亿,而在5、6年后,可能装机容量会到30GW,所以净利润至少75亿,这还不算水电电价上涨的部分。
风电和光伏也是国电的一大看点。21年的时候,国电十四五计划中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还不多,但22年国电一下将十四五的装机容量提升到35GW,这主要是由于国家下政策说央企必须在25年达到清洁能源40%还是50%的占比。国电相比于其他纯绿电的企业来说有很多优点,关键就是背景深厚,有火电调峰,能拿到更多更好的资源。从自身来说,国电的现金流状况是非常好,22年半年报中,国电的经营现金流有390个亿。这使得国电不用增发,也能更多更好地上风电和光伏地项目。但即使这样,国电22年地新能源装机容量没有达到预期。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因素是什么,如果是疫情扰动也就罢了,如果是觉得硅料涨价太多,资本收益率不高所以减缓速度,并判断由于硅料扩产,必然导致组件成本降低,以后再装,那我觉得管理层的眼光很好。今年初硅料大降价,现在每W成本已经下降了几毛钱,要知道这几毛钱乘以10GW,就是几十个亿。我稍微算了一下,如果内部资本收益率IRR为8%,贷款70%,贷款利率3.7%,那么ROE有将近18%。IRR再提升一点,大约有20%的ROE,是很划算的买卖。
几年后国电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至少有40GW,假设每GW净利润1.5个亿,这可能是成立的,毕竟当前的每GW净利润都在2亿左右。那么新能源的净利润就可以达到60个亿。另外国电的煤炭还可以挣到至少5个亿,加上水电50~75个亿,火电10~15个亿,那么至少有125~155个亿。
算完了净利润,再谈估值。看美股,公共事业股的估值一般是10~20之间。A股里水电的估值稍微高点,也不到20。对于国电来说,主要是火电不再拖后腿,水电稳定增长贡献利润,绿电高速增长。最最保守来说,10倍PE是可以给的,也就是25年大约有1250~1550亿的市值,所以7亿以下是值得重仓的。至于更高的,比如绿电利润高涨,市场看好,给到15~20PE,净利润到150亿,那么市值有2250~3亿。
好的一面谈完了,再说风险。央企的缺点就是效率不高,经常出幺蛾子。好在这几年已经计提了近2亿,原有的不良资产去除了很多,以后有没有不知道,但可能会好一些。然后就是电价关系到企业和民生,为保证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中国的电价是最低的,未来会涨多少,很难说,估计增长十分缓慢。还有就是国企的责任,在中国的国企赚钱不是第一任务,服务社会才是, 所以就会出现买高价煤保障电力供应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以后这种事情一定还会有,但国家看到这一点,也在慢慢出一些政策来保障企业的利益。但它只是会保证企业不亏钱,至于赚多少,它不管的。
本文链接:http://www.hainhha.cn/gp/211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1442716096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